皮肤病的症状是皮肤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临床表现,其又可分为自觉症状和他觉症状,本节我们将皮肤病的症状及其症状的中医辨证一并讨论。
一、自觉症状及其辨证
自觉症状系指患者自己主观感觉到的症状。其主要有瘙痒、疼痛、麻木、灼热等。自觉症状常因致病因素或诱发原因、病情、个体敏感性不同而有差异。某些皮肤病仅有瘙痒症状,而另一些则以疼痛为主,如带状疱疹。
(一)瘙痒
瘙痒(itching pruritus 简称痒)系一种引人欲搔抓或摩擦的不愉快的感觉,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或局限性症状。其见于瘙痒症、湿疹、接触性皮炎、药疹、荨麻疹、脂溢性皮炎、疱疹样皮炎、扁平苔藓、疥疮、糖尿病、尿毒症、白血病及淋巴瘤等多种疾病。现代医学认为痒产生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其与多种因素有关。机械性刺激、植物的细刺、动物纤毛及毒刺、变态反应以及机体的代谢异常均可引起瘙痒。某些化学介质,如组胺、内肽酶(endopeptidase)、木瓜蛋白酶、组织蛋白酶及血源性酶等均可为致痒介质。其中组胺仍居中心地位,内肽酶似可直接引起瘙痒。中医对瘙痒的辨证分为风痒、热痒、湿痒、虫痒及血虚痒。
⒈ 风痒 表现为痒无定处,流窜不定,遍身作痒。因风性上行,故尤以头面为多,皮损呈干性,舌红或淡红、苔薄,脉浮。如瘙痒症、荨麻疹等。
⒉ 热痒 临床特点为皮疹色红、肿胀、焮热作痒,遇热加重,痒痛相间,舌红、苔黄,脉数。如毛囊炎、脓疱疮、疖及丹毒等化脓性皮肤病。
⒊ 湿痒 特点为丘疹、水疱、糜烂、渗液、浸淫成片,缠绵难愈;其因为湿性趋下,故以会阴、下肢多见;舌淡红或红、苔腻或黄腻、脉濡,如坠积性皮炎、湿疹及接触性皮炎。
⒋ 虫痒 表现为痒若虫行,部位不定,奇痒难忍,夜间尤甚,如疥疮。
⒌ 血虚痒 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瘙痒,日轻夜重。其因气血不足,肝失所养,肌肤失润、血虚生风所致,舌淡或有齿痕、苔净,脉沉细,如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二)疼痛
疼痛(pain)系因疾病或创伤所致的感觉苦楚,为辨别伤害机体刺激强度的感觉。皮肤科的疼痛性疾病有带状疱疹、鸡眼、淋病、红斑性肢痛症及皮肌炎等。疼痛的性质各异,可为灼痛、刺痛、割痛、跳痛、剧痛、钝痛或电击般闪痛。引起人体痛觉的刺激强度,称痛阈,可分为痛知觉阈和痛耐受阈。
中医认为,疼痛多由气血壅滞、阻塞不通所致。疼痛固定多属血瘀;痛无定处,当情绪变化时加重或减轻多属气滞。对疼痛的辨证如下。
⒈ 寒痛 痛而畏冷,皮温不高,得热则减,温药热敷则痛缓,如冻疮。
⒉ 热痛 痛而灼热,皮色鲜红,得冷则减,凉药冷敷则痛缓,如丹毒等化脓性皮肤病。
⒊ 风痛 临床特点为痛处不定,发生急快,游走迅速。
⒋ 虚痛 特点为痛势和缓,无胀闷感,喜温喜按。
⒌ 实痛 其以痛势急剧,胀闷疼痛,拒按喜冷为特点。
(三)烧灼感
烧灼感(sensation of burning, burning)系皮肤表现出一种烫热的主观感觉,又称灼热,可单独出现也可与瘙痒与疼痛同时出现,如灼痒或灼痛。中医认为灼热多属热毒或火邪所致。
(四)麻木
麻木(numbness)是指机体失去痛、触、冷、热等种种知觉的无感觉表现。症状轻者仅有痛、触、温度觉的减弱,即感觉减退。中医认为麻木系因气血不通、经络阻隔所致的肌肤麻木不仁;谓之气虚则麻,血虚则木;麻为木之轻,木为麻之甚,如麻风病。
此外,自觉症状尚有蚁走感(formation)、麻刺感(tingling)等神经障碍性、感染性皮肤病的表现。皮肤病尚可表现为发热、畏寒、乏力、食欲减退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均与内科疾病相似。
二、他觉症状及辨证
他觉症状是指可看到或扪到的皮肤粘膜损害,故又称皮肤损害,简称皮损或皮疹。它是诊断和鉴别皮肤病的主要依据。为了学习的方便,将其分为原发损害和继发损害进行描述。
(一)原发损害
原发损害(primary lesions)是指皮肤特有病理过程所产生的初期损害;或者说,是由皮肤病理变化直接产生的结果,包括斑疹、丘疹、斑块、结节、水疱与大疱、脓疱、风团及囊肿等。
1. 斑疹(macule)是局限性皮肤颜色改变,既不高起,也不凹下,可见而不可触知的皮损。其常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清楚或模糊。斑片(patch):是指较大(直径超过3cm)的斑疹,其直径可达15~20cm,如鲜红斑痣、白癜风。按炎症的有无,斑疹可分为炎症性斑和非炎症性斑两种。
⑴ 炎症性斑 是由物理性、化学性或感染性因素的刺激使真皮内(尤其是乳头层)的血管扩张充血所致。炎症性斑呈红色,压之红色消褪,压力除去后又恢复原状;炎症性红斑可见于接触性皮炎、麻疹、猩红热等。中医认为,红斑多为血热所致;若红斑压之褪色者,还可由气分之热或风热引起。红斑色淡、稀疏则为热轻;色深、分布密集为热重。
⑵ 非炎症性斑 即非炎症性因素所致的斑疹。可分为:①红斑:即非炎症性红斑,因皮肤血管增生(扩张)引起的红斑,如鲜红斑痣,多属血瘀;也可于生理情况下,当愤怒或羞愧时,可出现面颈部红斑(毛细血管扩张)。②色素沉着斑:如黄褐斑、黑变病及雀斑等,多属气血不和、肾虚或肝郁气滞所致。③色素减退斑:又称白斑,见于白癜风、白色糠疹。中医认为其多属血虚气滞或气血不调所致。④人工着色斑:因皮内注入染料或火药爆炸植入所致,如纹身或炭粉沉着症。⑤出血斑:由于血流进入真皮组织所致,压之不褪色,小者称瘀点,大者称瘀斑,如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认为,其可因血分热盛,迫血外溢,积于皮下所致;或由脾不统血,溢于脉外;寒邪外来,气滞血凝而成。
⒉ 丘疹(papule) 是指高起于皮面的局限性实质性损害,其直径一般小于1cm,病变常位于表皮或真皮浅层。其可分为炎症性丘疹和非炎症性丘疹,炎症性丘疹主要由炎症细胞浸润所致,常呈红色或暗红色;非炎症性丘疹多由细胞增生引起,可呈皮色或浅褐色。丘疹的形状各异,多为圆形,也可为扁平形、多角形、锥形、脐状、蒂状及盘状等。斑丘疹(maculopapule):为介于斑疹与丘疹之间的稍隆起的皮疹。丘疱疹(papul-ovesicle):为丘疹顶端有小疱者。丘脓疱疹(pustalopapule):为丘疹顶端有小脓疱者。中医认为,丘疹色红细密伴瘙痒者属风热;疹色红较大者属血热;疹色暗红而压之不褪色者多见于血瘀;丘疹色暗淡或皮色为气虚、血虚或血燥。丘疱疹和丘脓疱疹多属湿热或热毒。
⒊ 斑块(plaque) 为较大的或多数丘疹融合而成的扁平隆起性损害,直径大于1cm者。皮疹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不一。常见于睑黄疣、肥厚性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及银屑病。可因脾失健运,蕴湿不化,客于肌肤所致;也可由血热、血瘀引起。
⒋ 风团(wheal) 为真皮浅层水肿引起的暂时性限局性隆起性损害。其特点是发生突然,伴有瘙痒。皮疹消退快(一般不超过24h)消退后不留痕迹。中医认为风团多为风邪或血虚所致;抓后起红色风团或条状隆起者多属血热。
⒌ 水疱(vesick)和大疱(bulla) 为高出皮面的内含液体的局限性腔隙性损害。直径小于0.5者称为小疱,大于0.5cm 者称为大疱。疱内的液体多为浆液,呈淡黄色;疱液含有血液时呈红色,称血疱。按病变位置可分为表皮内和表皮下水疱。表皮内水疱壁薄易破裂,多为松弛性;表皮下水疱壁厚多为张力性水泡。中医认为,水疱和大疱多属湿,疱周有红晕者多为湿热,大疱伴有局部红肿者多属毒热,皮色不变的深在性水疱多属脾虚湿蕴或寒湿不化。
⒍ 结节(nodule) 为可触及的圆形或类圆形局限性实质性损害,病变可深达真皮或皮下组织。结节多由真皮或皮下组织炎性浸润(如瘤型麻风、结节性红斑),代谢产物沉积(如结节性黄瘤)及肿瘤(皮肤转移)引起。肿块(tumor或mass)为较大的结节,其直径大于2cm者。中医认为:色红伴疼痛者多为气滞血瘀;皮肤结节多为痰湿凝滞或痰瘀交结;结节伴有瘙痒者多为风湿结聚。
⒎ 脓疱(pustule) 为含有脓液的疱。多由化脓细菌感染所致,疱周有红晕,如脓疱;少数为非细菌性脓疱,如脓疱性银屑病。中医认为其多由湿热或毒热炽盛所致,谓之热盛成毒。
⒏ 囊肿(Cyst):为含 有液体或粘稠物质和细胞成分的囊样结构。一般位于真皮或皮下组织中,有由上皮细胞组成的囊壁,多呈圆形或卵圆形,扪之有囊性感,如表皮囊肿、皮脂腺囊肿,痤疮的囊肿性损害及包囊虫病等。中医辨证多属痰湿。
(二)继发损害
继发损害(secondary lesion):系由原发损害演变或因搔抓、烫洗及治疗不当所致的皮肤损害。
⒈ 鳞屑(scale) 系指脱落或即将脱落的角质层,表现为大小、厚薄及形态不一的干燥碎片。在正常情况下,由于新陈代谢的关系,表皮角质层也在不知不觉的脱落。当皮肤炎症或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时,即产生可见的鳞屑。如玫瑰糠疹、银屑病、鱼鳞病、毛发红糠疹及红皮病等多种皮肤病均可产生鳞屑损害。中医认为,鳞屑发生于急性病之后,多属余热未清。当慢性病时,皮损基底潮红而起干燥鳞屑者为血热风燥;基底色淡而皮屑多者,为血虚风燥;鳞屑油腻多属湿热。
⒉ 浸渍(maceration) 系指皮肤角质层吸收较多水分后出现的皮肤松软、发白,甚至起皱的状态。浸渍处如受摩擦表皮易脱落,或继发感染,临床常见于浸渍糜烂型足癣、指间念珠菌病等。
⒊ 糜烂(eroslon) 系指皮肤表皮或粘膜上皮的缺损,露出红色湿润面。糜烂多由水疱,脓疱破裂或浸渍处表皮脱落形成,愈后不留疤痕。若糜烂面覆有脓液多属湿毒;糜烂呈鲜红色伴有大量渗液者多属湿热;糜烂呈白色淡而湿润者多为脾虚湿盛所致。
⒋ 溃疡(ulcer) 是指皮肤或粘膜的深达真皮以下的缺损。溃疡形态、大小、深浅随病因而异,愈后有疤痕形成。溃疡面可有浆液、脓液、坏死组织或痂皮覆盖。多因感染、外伤或肿块破溃等所致。溃疡若红肿疼痛为热毒;表面肉芽水肿、色淡为脾虚湿盛;表面灰暗无泽、平塌不起为血虚。
⒌ 裂隙(fissure, rhagadia)也称皲裂,系指皮肤的线条状裂口。多因皮肤慢性炎症、角化过度,皮肤失去弹性,加之外力牵拉等作用致使皮肤开裂;常发生于手掌、足跟、肛周及口角等处。中医认为:皲裂多属寒盛所致,也可由血虚风燥引起,谓之“燥盛则干,寒盛则裂”。
⒍ 抓痕(scratch marks) 也称表皮剥脱(excoriation),为搔抓或摩擦所致的表皮或真皮浅层点线状缺损。常见于瘙痒性皮肤病,搔抓后皮肤表面可有血痂,愈后一般不留疤痕。抓痕多由风盛、血燥、血热及血虚生风所致。
⒎ 痂(crust) 也称结痂,系指皮损表面的浆液、脓液、血液及脱落组织等干涸而成的附着物。由浆液形成的痂,呈淡黄色,较薄,多见于皮炎湿疹的糜烂面;由脓液形成的痂,呈黄绿色或蜜黄色,较厚,多见于脓疱疮;由血液形成痂,呈棕黑色,见于出血性皮损。浆痂属湿热;血痂多为血热;脓痂常为毒热结聚。
⒏ 瘢痕(scar) 系指真皮或更深层的组织缺损或破坏后由新生结缔组织修复而形成的损害。损害高于皮面者为增生性瘢痕;低凹于皮面者为萎缩性瘢痕;其与皮面平,不凹下,亦无凸起为平滑瘢痕。中医认为瘢痕多由瘀血凝结不化或气血不和所致。
⒐ 萎缩(atrophy) 系指皮肤组织的一种退行性变所致的皮肤变薄。萎缩可发生于表皮、真皮或皮下组织。表皮萎缩为局部皮肤变薄呈半透明,可有细皱纹,正常皮沟变浅或消失。真皮萎缩为局部皮肤凹陷,表面纹理及颜色均正常,常伴有皮肤附属器的萎缩,毛发变细或消失。皮下组织萎缩为皮下脂肪组织减少所致,其局部皮纹正常,但凹陷明显。中医认为:萎缩为气血不运,肌肤失养所致。
⒑ 苔藓样变(lichenification)也称苔藓化,是指皮肤限局性浸润肥厚,粗糙变硬,干燥脱屑,皮沟加深,皮嵴突起等类似革样的表现。多因摩擦或搔抓使角质层及棘细胞层增厚,真皮慢性炎症浸润所致。见于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等。中医认为:苔藓样变多属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或为风湿凝聚;也可因气血瘀滞引起。